重點關注兩會:
3月3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正式拉開帷幕。中國進入“2019年兩會”時間世界迎來了“中國時代”。特別梳理了“聲音”。與再生塑料行業有關。
_關于“一刀切”的評論環境保護問題
李克強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提出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繼續推進污染防治工作。鞏固和擴大藍天防御運動的成就。今年,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將下降3%,細顆粒物(PM2.5)的濃度將在關鍵地區繼續下降。繼續實施京津冀地區,周邊長江三角洲和延平平原的大氣污染治理,加強工業,燃煤,機動車三大污染源。做好北方地區的清潔和取暖工作,確保人們冬暖。加強防治水土污染,今年的化學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將下降2%。加快黑臭水體管理,促進重點流域和沿海水域的全面改善。加強固體廢物和城市垃圾的分離和處置。企業作為污染防治的主體,必須依法履行環境責任。公司環境治理方式的改革和創新,不僅要依法規范,還要重視合理訴求,加強協助和指導,為實現標準整改提供合理的過渡期,避免簡單粗暴措施。企業有內在動力和外部壓力,污染防治必將取得更大成效。
企業最關心環境保護中的“一刀切”問題。在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新聞發布會上,郭偉民作出積極回應:
在回答記者的提問時,郭偉民說
是針對某些地方的“一刀切”。監督檢查時出現的問題是進行環境監督檢查時的主要調查對象。國家不僅檢查當地政府是否采取行動,還調查這些行為。同時,為了扎實推進生態問題,主管部門正在進一步深化“配送服務”改革,簡化電力管理,及時提供企業需求援助。
海關總署署長談到禁止進入“外國垃圾”:2020年固體廢物進口下降了46.5%。首先,在打擊走私的斗爭中,過去一年,我們實施了五輪強大的走私行動專門針對固體廢物-“藍天2018”,已取得很大的阻嚇作用。
1。在國際層面,我們主張實施聯合執法行動。世界上75個國家和地區參加了“地球女神”特別活動,促進了世界對固體廢物回收和處置的共同關注。
2,加強監督。我們對港口的固體廢物進口進行了最嚴格的檢查。在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現場,我們對固體廢物進口進行了所有實物檢查;沒有大型集裝箱檢查設備,我們通過人工檢查進行了100%的檢查。去年固體廢物進口量下降46.5%。
3。加強源監督和后續檢查。去年的體制改革,檢查的整合,為我國境外實施固體廢物的裝運前檢驗提供了有效手段。
"BlueSky2019"將堅決打擊走私進入該國的外國垃圾。海關總署署長倪躍峰在“部長級頻道”中表示。今年將推出“藍天2019”采取特別行動,堅決打擊“外國垃圾”走私。禁止外國垃圾進入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里程碑。一年來,海關總署堅持不懈地嚴厲打擊走私,加強對固體廢物進口的監管。
可再生資源稅優惠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隆鑫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涂建華:建議國家加快實施增值稅資源綜合利用。
可再生資源既是傳統產業,也是大型產業。。但在巨大的市場潛力下,該行業的基礎令人擔憂。
涂建華說:
“回收企業多元化,分散,行業管理和監管難。在過去的幾十年里,行業的員工結構,商業模式和商業方法從未改變,缺乏行業領導者,大型企業只能恢復。此外,總回收能力不到10%。此外,正規再生資源企業也面臨著綜合稅負過高,地區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以廢鋼加工為例,由于90%以上的廢鋼原材料是從自然人中回收的,幾乎沒有投入發票可以扣除,正規企業需要繳納全額稅。相對而言,一些“小零散”企業容易被利用,正規企業的成本大大增加。
盡管該國在常規可再生資源企業面前實行了“退還和撤退”的稅收優惠政策,但收益有限。涂建華建議國家加快實施增值稅和所得稅優惠政策,實現資源綜合利用,確保符合行業標準要求的公布企業充分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縮小地區差距。行業企業政策,增加可再生資源資源。行業龍頭企業的支持促使行業向標準化,集中化的方向發展。
垃圾分類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地質調查局青島海洋地質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尹平:建議加快生活垃圾分類立法
尹平說:
尹平說,國家層面是強制性的關于生活垃圾分類的立法是突破目前廢物處置困境的保證。迫切需要以水土污染和煙霧控制的決心和力度推進配套工作建設,盡快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實現綠色發展。關于廢物分類法,尹平提出加快國家強制性生活垃圾分類立法,推進差別化垃圾處理收費和信用制度的法制建設,加快生活垃圾分類標準體系建設,加強垃圾回收和處置。技術研究和開發,并最終建立一個“簡化”的社會。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委員,湖南商學院院長陳曉紅:改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和排放系統
近年來,隨著公眾環境意識的不斷提高,“垃圾分類”已成為社會的熱門話題。陳曉紅建議采用“分步,逐級,有針對性”的方式改進城市生活垃圾的收費處理制度。結合國外先進經驗,有可能率先在46個試點城市中選擇一些生態城市或重點城市,特別是從商業區和中心城市開始。
一是完善垃圾分類系統建設,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培養公眾環保意識;
二,優化相關收費措施,明確收費主體,支持廢物分類產業鏈;
三是建立階段收費機制,完善問責機制,促進垃圾分類處理收費系統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