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新興產業快速進入
發布時間:2019-04-24 10:29來源:原創
幫助了1038人
摘要:
近70年來,我國聚氨酯產品生產能力從11000噸到1130萬噸不等。中國已從嚴重依賴國外技術和原材料,到突破創新技術,逐步完善產業鏈,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生產和銷售國。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聚氨酯工業從無到有。通過引進技術設備,吸收和改進,自主創新,在市場等多個領域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就,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生產商和銷售商。我國聚氨酯工業始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從聚氨酯原料的生產開始。1958年大連染料廠率先發展TDI,1968年建成年產500噸的生產廠,為我國聚氨酯工業的發展開辟了條件。由于經濟基礎薄弱,中國聚氨酯工業發展緩慢。到1978年,全國聚氨酯產品生產能力達到1.1萬噸,產量僅50萬噸。1982年,我國聚氨酯原料生產能力不足2萬噸,聚氨酯產品產量70萬噸。聚氨酯機械當時主要處于手動和半手動狀態。國內低壓發泡機正在研制過程中,尚未形成工業生產所需的商品。這一時期是我國聚氨酯工業的起步階段。據中國聚氨酯工業協會秘書長盧桂貴介紹,改革開放后,我國開始引進國外先進的TDI生產技術和設備。1983年,山東省煙臺市青年工業部建立的年產1萬噸MDI和TDI項目投產。
1984年至1994年,從天津三化、金溪化工、高橋石化、山東東大化工引進了聚醚多元醇生產設備和產品生產技術。在國家“75”、“85”等科技攻關項目的支持下,高壓反應注射成型機(RIM)和高回彈冷固化泡沫生產技術逐漸發展起來。在引進國外技術和設備的同時,中國自主研發也取得了豐碩成果。1986,李明化工研究所的聚氨酯反應注射成型技術被列為“75”科技攻關重點項目,汽車自動方向盤、填料板、微孔彈性體護舷、冷固化高彈性泡沫、吸能、IM等5種產品。研制了耐沖擊棒模擬器,填補了國家空白。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經濟持續高速發展。聚氨酯作為一種新型多功能高分子材料,已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家電、家具、黃金處理等領域。需求的快速增長進一步刺激了聚氨酯工業的發展。軟泡沫箱式發泡小企業的發展正在蓬勃發展。有數百種自動鑄造剛性泡沫保溫生產線、夾芯板硬質泡沫鑄造生產線、連續法散裝軟泡生產線、成型柔性泡沫生產線等。
還有10多個聚氨酯涂料和粘合劑生產廠,從數千噸到10000噸。目前,有數千家從事聚氨酯產品及機械設備生產、經營和科研的機構。到2000年,聚氨酯產品年產量達到102萬噸,1991-1998年的年均產量增長率超過其他產品。超過25%。但與此同時,我國聚氨酯原材料的發展仍然滯后。甘肅省銀光、滄州、太原化肥廠引進了小型TDI生產裝置。大部分TDI和MDI原料仍嚴重依賴進口,年進口量大幅增加。進入21世紀,經過十多年的研究和經驗積累,聚氨酯作為一種新興產業已逐步進入快速發展的道路。以煙臺萬華為代表,我國聚氨酯生產企業已開始在生產規模、產品類型、技術水平等領域全面突破,龍頭企業已進入國際舞臺。到2018年,全國將有萬華化工、銀光甘肅、東南電化、滄州大華、煙臺巨力等五家地方異氰酸酯企業。其中,萬華化工的MDI、TDI和聚醚多元醇生產能力居國內第一。聚醚多元醇的主要生產企業是藍星東達和嘉華化工。此外,紅寶麗來、一諾、江蘇祥源、華豐等聚氨酯企業也發展迅速。行業形成了跨國企業、大型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三方格局。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聚氨酯原料生產基地和最大的聚氨酯產品生產和消費市場。據統計,2018年異氰酸酯鏈(TDI、MDI、HDI)總產量達3.57億噸。TDI產量占總產量的20%以上,MDI產量占總產量的70%以上,聚醚多元醇產量272萬噸。年產聚氨酯產品1130萬噸。聚氨酯泡沫塑料成為聚氨酯材料中最重要的品種,占聚氨酯產品總產量的50%以上。人造革漿料、鞋底溶液、聚氨酯纖維和涂料也占很大比例。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產量、消費量和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
以上關于聚氨酯:新興產業快速進入的內容對您是否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