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PA66的物性-塑膠1668專家答疑解惑
發布時間:2018-03-14 21:08
俗稱尼龍-66。一種熱塑性樹脂。紅色固體。密度1.14。熔點253℃。不溶于一樣平常溶劑,僅溶于間苯甲酚等。機械強度和硬度很高,剛性很大??捎米鞴こ趟芰?。拉伸強度6174-8232牛/厘米2(千克力/厘米2)。彎曲強度8575-9604牛/厘米2(875-980千克力/厘米2)。緊縮強度4958.8-8957.2牛/厘米2(506-914千克力/厘米2)。打擊強度20.58-42.14牛*厘米/厘米2(2.1-4.3千克力*厘米/厘米2)。洛氏硬度108-118。熱變形溫度(1814.11帕,18.5千克力/厘米2)66-86℃。用作機械附件,如齒輪、光滑軸承;取代有色金屬材料做機械外殼,汽車發動機葉片等。也可用于制合成纖維。一樣平常用己二酸和己二胺制成尼龍-66鹽后縮聚而得。
概述
分子主鏈的反復結構單位中,含有酰胺基(—CONH—)的一類熱塑樹脂。常制成圓柱狀粒料,作塑料用的聚酰胺分子量異樣平常為1.5萬~2萬。各類聚酰胺的共同特點是耐燃,抗張強度高(達104千帕),耐磨,電絕緣性好,耐熱(在455千帕下熱變形溫度均在150℃以上),熔點150~250℃,熔融態樹脂的流動性高,相對密度1.05~1.15(加入填料可增至1.6),多半無毒。但樹脂中的單體含量過高時,不宜歷久與皮膚或食物觸摸,各國對此常有食物衛生方面的規則。
制品
沿革
最早工業化出產的聚酰胺種類是聚酰胺66(即尼龍66),美國杜邦公司W.H.卡羅瑟斯于1937年發布了第一個專利,制得聚酰胺纖維(尼龍絲)樣品,1938年建立了試驗工廠,1939年工業化出產裝置投入工作。其時聚酰胺主要用于出產纖維、繩子和包覆資料。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這些資料在軍事方面的使用得到了很大開展,戰后出產了薄膜和塑料。1941年,聚酰胺6在德國投入出產,隨后又開發了聚酰胺610。1950年法國開發了聚酰胺11。1958年我國試制成功聚酰胺1010,蘇聯試制成功共聚酰胺。1966年,在聯邦德國赫斯化學公司大規模出產聚酰胺12。1972年,美國杜邦公司又完成了芳香族聚酰胺的工業出產。70年代今后,聚酰胺的改性引起人們的極大愛好,特別是石油化工的開展,聚酰胺的質料道路轉向石油,本錢逐年下降,產值逐年增長,使聚酰胺開展成為一類種類多、可以適應于多種用處的高分子資料。
用途
聚酰胺塑料制品廣泛用作各種機械和電器零件,其間包含軸承、齒輪、滑輪泵葉輪、葉片、高壓密封圈、墊、閥座、襯套、輸油管、貯油器、繩子、傳動帶、砂輪膠粘劑、電池箱、電器線圈、電纜接頭號。還有包裝用帶、食物用薄膜(熟食用的高溫薄膜和清涼飲料用的低溫薄膜)的產值也相當大。美國孟山都公司開發適用于反響打針成型的聚酰胺塑料,又稱RIM尼龍
,很受各國注視,一些國家制成了玻璃增強RIM尼龍大型轎車殼件,使聚酰胺在與金屬資料的競賽中,在轎車制作業減輕分量、節能和降低成本等方面找到了又一途徑。
聚酰胺纖維(脂肪族)的首要種類有尼龍66和尼龍6,后者又稱錦綸。它們強度高,回彈性好,耐磨性在紡織纖維中最高,耐屢次變形性和耐疲勞性接近于滌綸,高于其他纖維。它們有杰出的吸溫性,但耐光和耐熱性差。聚酰胺纖維長絲可制做襪子、內衣、襯衣、運動衫、滑雪衫、雨衣等
短纖維可與棉、毛和粘膠纖維混紡,使織物具有杰出的耐磨性和強度。還可用作尼龍搭扣、地毯、裝飾布等。工業上首要用于制作簾子布、傳送帶、漁網、纜繩等。
芳香族聚酰胺纖維是特種纖維,首要種類有對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和間位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前者最大特點是高強度(鋼絲的5~6倍)、高模量(鋼絲的2~3倍)、低比重(鋼絲的1/5),它耐高溫、抗化學腐蝕,但耐紫外線較差。用作高速飛機的輪胎簾子線,深海作業、航天方面的特種纜繩等。后者最大特點是耐高溫,在光焰中難燃,具有自熄性,耐老化性能好,但耐紫外線較差。用于易燃、易爆環境的工作服及宇航服、消防服等。用它制成的紙大量用于電絕緣資料。
老生常談pa661300g日本旭化成物性及價格
美國杜邦pom10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