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成型工藝是塑料成型加工的重要分支。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其設備和技術日趨完善,已在歐洲發達國家廣泛應用,從小型兒童玩具到汽車塑料零件再到巨大的工程塑料產品。特別是,由于傳統工藝的限制,大型和異形中空產品只能通過旋轉模塑工藝完成。近年來,滾塑工業已成為高分子材料加工的研究熱點。在這個過程中可以使用哪些具體材料?
市場上常見的滾塑材料包括:
聚乙烯(PE)
聚丙烯(PP)
尼龍(PA)
聚氯乙烯(PVC)
聚碳酸酯(PC)
其他問題已經來臨。并非所有上述塑料都可用于滾塑。旋轉成型需要特殊設計的材料。最基本的要求包括:
易于研磨(或易于保持液體)。使用高性能室溫研磨機和低溫研磨機,我們能夠處理普通的滾塑材料,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成本不斷降低。
適當的移動性。以最常用的聚乙烯原料為例,熔體指數(MI或MFI)的范圍通常為2-10(g / 10分鐘),優化的熔體范圍為3-6(g / 10) )。分鐘)。如果熔體指數太低,則難以形成產品;如果熔體指數太高,則產品的物理性能會降低。
聚乙烯廣泛用于滾塑工藝,原因如下:
首先,聚乙烯具有寬的加工窗口,適用于長期高溫環境,這也降低了對滾塑機械的要求;
其次,在室溫下,聚乙烯不與水,大多數油,酸和堿性物質發生反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三,聚乙烯原材料成本低,易于推廣。
最初,ICI在實驗室中發現了聚乙烯的結構,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該聚乙烯完全由乙烯單體聚合而成。為了實現反應條件,需要高溫高壓環境。因此,LDPE也稱為高壓聚乙烯。
這時,Ziegler和Nata出現在兩頭牛身上,并推出了Ziegler Natta催化劑,簡稱ZN催化劑(鈦,鈦)。使用這種催化劑,人們可以在更寬松的環境中生產聚乙烯,從而降低對高溫和高壓的苛刻要求。因此,目前HDPE(高密度聚乙烯)也被稱為“低壓聚乙烯”(生產中僅需要低壓)。在催化劑的作用下,生產的聚乙烯具有高線性結構,因此我們可以將LLDPE和HDPE統稱為線性聚乙烯,但它已逐漸用于LLDPE中。
由于聚乙烯的分子取向太強,因此垂直方向的性能相對較弱。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已將共聚單體引入聚乙烯的生產中以改善聚乙烯的支化度。常用的共聚單體包括丁烯(C4),己烯(C6)和辛烯(C8)。 。隨著碳數的增加,聚乙烯分子中支鏈的長度增加,并且在宏觀性能下的許多性能將得到顯著改善,例如沖擊強度,韌性和ESCR(抗環境應力性能,其指的是塑料制品在長期外力中的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會發生損壞)等。另外,隨著共聚單體的比例增加,聚乙烯整體的密度降低。
另一方面,聚乙烯分子量的分布也影響其性能。聚乙烯是各種長度和長度的分子鏈的混合物。通常,分子鏈長度越短,流動越大運動性越好,熔體指數越高;否則,熔體指數降低。其次,分子量分布越寬,原料越容易加工(因為低分子量部分可以起到增塑劑的作用),但產品的性能相對較弱。
分子量的分布主要由聚乙烯的聚合單元和所用催化劑的類型決定。
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聚乙烯的結晶度。結晶是折疊聚乙烯分子鏈以形成層狀晶體然后結晶的過程。形狀為球形,因此也稱為球晶。在一定的壓力下,球晶是有彈性的。力減小后,它們可以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然而,當達到強度時,球晶將分解成原纖維。這個過程是不可逆轉的,這個強度就是屈服強度。聚乙烯的結晶度差異表現為密度差異:結晶度越高,聚乙烯的密度越高。同時,熔點和拉伸強度等物理性能也會提高;同樣,某些屬性也會相應減少,例如ESCR。
在上述因素的綜合影響下,線性聚乙烯具有兩個關鍵指標 - 熔體指數和密度。
熔化指可用于評估原料的流動性質。通常,F-12通常由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D-1238標準或國際標準化組織(ISO)1133標準使用。兩種標準規定的測試條件存在細微差別,但一般來說,它們可以很容易地進行比較。試驗條件為:190g(g / 10min)原料的重量,在190℃的溫度和2.16kg的壓力下從細管中擠出10分鐘。
密度是通用的,并且以ASTM D1505或ISO1183以克/立方厘米(g / cm 3)測量。同時,這些因素也決定了聚乙烯的其他物理性質,例如熔點,拉伸強度,拉伸伸長率,彈性模量等。
茂金屬聚乙烯
在20世紀70年代,著名的德國化學家Walter Kaminsky開發了茂金屬催化劑(MAO)。茂金屬實際上是一系列具有相似結構的催化劑的統稱。不同的石化公司根據自己的設備開發出獨特的茂金屬催化劑。
與普通ZN催化劑生產的聚乙烯原料相比,茂金屬聚乙烯具有以下特征:
1,共聚單體:一般使用C6或C8作為共聚單體,且分子中的共聚單體分布非常均勻,類似于定制產品!
2.分子量分布:較窄,即分子鏈的長度非常均勻,因此所生產的塑料制品(如上表所示)的均勻性,光澤度和物理性能明顯提高,因此產品可以改進。強度,或使產品更薄,更節省材料,更環保。
3.結晶度:茂金屬聚乙烯的球晶的尺寸和分布更均勻,這使得茂金屬聚乙烯能夠表現出更好的光學性質(例如光澤,透明度等)。
目前,茂金屬聚乙烯已廣泛應用于包裝和薄膜領域。僅在中國,年消費量已達到100萬噸。
在滾塑應用中,北美市場上的茂金屬滾塑材料目前占比相對較低,但它們正在快速增長;在歐洲,茂金屬滾塑材料已成為主流。在中國,茂金屬聚乙烯在滾塑中的應用才剛剛開始。但隨著滾塑行業的快速輪換隨著快速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茂金屬聚乙烯將成為高端應用的主流原料選擇。
目前,PE占據了滾塑材料市場約90%的市場份額。
PE-LLD主要用于國內市場的滾塑
聚丙烯(PP)原料
在全球合成樹脂消費結構中,聚丙烯是繼聚乙烯之后最常見的原料。與聚乙烯相比,聚丙烯具有以下特點:
低密度:PP的密度大致在0.85和0.93之間,而普通
聚乙烯在0.91和0.98之間。其中一個原因是PP的結晶度低于PE的結晶度;
良好的機械性能:PP的拉伸強度和彎曲模量通常高于PE。目前,改性PP甚至可以與PS(聚苯乙烯)的機械性能相媲美,并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和汽車領域;
良好的光學性能:PP比PE更透明;
耐高溫:PP的熔點約為160-170度,遠高于PE的100-130度。因此它可以用于更高溫度的環境;
耐低溫性:低于零,PP具有低沖擊強度,不適合在低溫冷凍環境中使用;
良好的耐受性:PP比PE更耐水,耐化學,耐酸堿,更適合化學容器的生產;
老化性能差:PP在陽光(紫外線,熱)條件下容易氧化降解。因此,它不適合長時間在戶外使用的產品。
PP的生產也需要催化劑的參與,而且最多該生產線的催化劑仍然是上述的ZN催化劑。然而,使用茂金屬催化劑生產的PP產品也出現在市場上。
與PE一樣,基于丙烯單體聚合得到的PP稱為均聚丙烯;通過與其它單體(通常為乙烯)聚合得到的聚丙烯稱為共聚聚丙烯,共聚合分為嵌段共聚合。和無規共聚。
根據丙烯中甲基排列的情況,PP可分為三種類型:全同立構,間同立構和無規立構。無規聚丙烯不結晶,因此其透明度在PP中最高。
在滾塑中,PP的應用尚未完全擴展,主要原因如下:
低溫脆化溫度很低,限制了許多應用;
PP研磨困難,需要在低溫環境下進行,不利于PP滾塑材料的開發;
為了提高PP對高溫和紫外線的抵抗力,有必要在PP中加入一些特殊添加劑以改善其性能;
合適的PP加工溫度范圍非常窄,對過程控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盡管存在這些不利條件,但考慮到PP在彈性模量,耐化學性和透明性方面的優勢,許多供應商也在努力開發相應的PP滾塑材料,這些材料已經商業化,例如Total的TPS。 -D-0023(高透明型)和TPS-D-0026(沖擊強度改善型)。
聚碳酸酯(PC)
PC是非結晶聚合物,具有非常高的彈性模量和熱變性溫度高于135度,適用于高溫環境。由于沒有結晶,PC的透明度非常高,幾乎接近玻璃的水平。
然而,PC是親水性的,并且需要在滾塑過程之前進行干燥。通常,需要在150度環境中干燥約4小時。
在某些環境中,如陽光,高溫等,PC長時間后會變黃,其耐化學腐蝕性弱,價格昂貴,因此其應用范圍相對較小。
通常,PC的旋轉模塑溫度在360到370度之間。因此,需要更高性能的滾塑機來加工PC材料。
尼龍(尼龍,PA-聚酰胺)
尼龍是一類聚合物的通稱。由于尼龍具有優異的阻隔性能,因此也廣泛用于包裝和滾塑。尼龍的熔點范圍約為170-270度,有些尼龍是液體,部分是粉末狀。
尼龍也是親水的,需要在滾塑之前進行干燥。
與聚乙烯相比,尼龍具有優異的機械性能,更高的彈性模量,更大的硬度,更好的耐化學性和阻隔性。
在尼龍滾塑工藝中,注入氣體以確保更好的光學效果。尼龍的旋轉模塑溫度在280和380度之間。
PLA(聚乳酸)
PLA通過聚合由葡萄糖發酵制成的乳酸制成,并且可以從作物中提取葡萄糖。因此PLA是純綠色聚合物。
PLA的彈性模量非常高,達到3500MPa,具有很好的透明度!
PLA是一種綠色聚合物,可在微生物侵襲下或在外部自然環境中降解而不會產生污染物。因此,純PLA制成的產品不應長時間在戶外使用。
其他材料
其他常見的滾塑材料包括PVC(聚氯乙烯),EVA等。它在中國不是主流,因此不再具體。
總結一下
最后,我們簡單地比較了各種材料在旋轉成型中的優缺點。
滾塑行業的快速發展不僅要求產品設計具有創造性,功能性和系統性,而且加工設備具有較大的自動化,精度和節能性,還將推動滾塑材料的多樣化和功能化發展。目前,國內熱塑性樹脂材料,如耐高溫高強度聚乙烯,鋼襯聚乙烯和輕質泡沫聚乙烯,發展迅速,大大擴展了高端的滾塑產品。該領域的發展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