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塑料結構設計規范1.材料和厚度1.1,材料選擇a。ABS:流動性高,價格便宜,適用于強度要求較低的部件(不受沖擊直接影響,不受可靠性測試)中等結構耐用性部件,如內部支撐架(鍵盤支架,LCD支架)。它也常用電鍍零件(如紐扣,側鍵,導航鍵,電鍍裝飾件等)。目前常用的是奇美PA-757,PA-777D等.b.PCABS:流動性好,強度好價格適中。適用于高剛性,高沖擊韌性的部件,如框架,外殼等。常用材料代碼:拜耳T85,T65.c.PC:強度高,價格昂貴,流動性差。適用于外殼,按鈕,驅動需要高強度的框架,鏡片等。常用材料代碼如:帝人L1250Y,PC2405,PC2605.d.POM具有高剛性和硬度,優異的抗疲勞性和耐磨性,較少的蠕變和吸水性,更好的尺寸穩定性和CHEMICAl穩定性好,絕緣性好等。常用于滑輪,傳動齒輪,蝸輪,蝸桿,傳動部件等,常用材料代碼如:M90-44。e.PA堅韌,吸水,但當水完全揮發時會變脆。通常用于齒輪,皮帶輪等。對于沖擊力大的關鍵齒輪,需要添加填料。材料代碼為CM3003G-30。f.PMMA具有優異的透光性,經過240小時的光加速老化,89%的室外十年和78.5%的紫外線照射后仍能通過92%的日照。它具有高機械強度,一定的耐寒性,耐腐蝕性,良好的絕緣性能,尺寸穩定,易成型和脆性。它通常用于具有一定強度要求的透明結構部件,如鏡頭,遙控窗,光導等。通用材料代碼:MitsubishiVH001。1.2外殼的厚度a。壁厚應均勻,厚度差應控制在基本壁厚的25%以內,整個零件的最小壁厚不應小于0.4mm,零件背面不應為A.外觀面,所需面積不得大于100mm2。灣殼體在厚度方向上的厚度為1.2至1.4mm,側面的厚度為1.5至1.7mm;外透鏡支撐表面的厚度為0.8mm,內透鏡支撐表面的厚度至少為0.6mm。C。電池蓋的壁厚為0.8~1.0mm。d。塑料制品的最小壁厚和常見壁厚的推薦值如下表所示。建議用于塑料材料的最小壁厚和普通壁厚(單位mm)工程塑料最小壁厚小產品壁厚中型產品壁厚大型產品壁厚尼龍(PA)0.4507.61.502.40~3.20聚乙烯(PE)0.601.251.602.40~3.20聚苯乙烯(PS)0.751.251.603.20~5.40有機玻璃(PMMA)0.801.502.204.00~6.50聚丙烯(PP)0.851.451.752.40~3.20聚碳酸酯(PC)0.951.802.303.00~4.50聚甲醛(POM)0.451.401.602.40~3.20聚砜(PSU)0.951.802.303.00~4.50ABS0.801.502.202.40~3.20PCABS0.751.502.202.40~3.201.3,厚度設計實例的成型工藝和使用要求塑料對塑料部件的壁厚有重要的限制。如果塑料部件的壁厚太大,不僅會因材料過多而增加成本,而且會給工藝帶來一定的困難,例如延長成型時間(硬化時間或冷卻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是不利的,并且容易產生氣泡,收縮孔和凹陷。如果塑料部件的壁厚太小,則模腔中熔融塑料的流動阻力很大,特別是復雜或大的塑料部件的形狀,這是難以形成的。由于壁厚太薄,塑料部件的強度也很差。在確保塑料件壁厚的情況下,應使壁厚均勻,否則在成型冷卻過程中收縮會不均勻,不僅會產生氣泡,凹陷和翹曲,而且內部內部也會變大塑料零件。強調。在設計塑料件時,要求在壁厚與薄壁之間的邊界處避免銳角,過渡應適度,厚度應沿塑性流動方向逐漸減小。